民革中央开展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调研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民革中央开展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调研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6日    浏览次数:583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4月10日至14日,民革中央2018年度重点考察调研组,分别由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带队,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展开调研。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副主席张伯军、田红旗、王红、冯巩等参加调研。

  调研期间,围绕“助推西部发展,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主题,民革中央调研一组和调研二组分别召开五场专题座谈会,听取相关省份、部门、地市及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很多读者关注,座谈中,调研组成员及民革省级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发表了哪些看法和意见?对此,团结君、团结妹进行了专门梳理。

  调研一组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为南向通道建设贡献民革力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可以激发西部地区现有基础设施潜能,打通对内连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对外连接东南亚、中亚,并经中欧班列连接欧洲的南北大动脉,实现“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民革中央前期调研发现,西部省份对于建设南向通道积极性很高,但从推动西部地区大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高度来看,南向通道不再是西部省份一时一地的事,需要提升战略定位、强化顶层推动。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必将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希望西部省份牢牢把握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机遇,融入全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形成发展合力,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

  民革中央近年来持续关注西部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多次开展调查研究。听了大家的发言,调研组收获很大。民革中央调研组将认真研究大家的意见建议,并继续深化调研,力争向中共中央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助推西部发展、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贡献民革的智慧和力量。

  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欧阳泽华:打通四川融入南向通道新路径

  围绕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这一主题,按照民革中央部署,民革四川省委会进行了专题调研。四川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枢纽和战略腹地,具备同时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地缘优势,是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目前南向通道建设一年以来,四川的融入程度还有待加强。

  建议西部诸省形成合力推动南向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打通四川融入南向通道新路径,利用四川战略区位优势,发挥在南向通道建设上的支点作用。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呼吁相关部委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民革重庆市委会主委王新强:建议将南向通道与国家重大规划相衔接

  按照民革中央的总体部署,民革重庆市委会就重庆在南向通道建设中的情况做了一些基础性调研。目前,重庆市、广西、贵州、甘肃等省区均主动参与南向通道建设,并签署了省级框架合作协议。但由于南向通道尚处于培育阶段,在资源配置、市场化运作、关务协调、机制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协调机制,完善西部各省区市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与国家重大规划相衔接,争取将南向通道纳入国家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政策意见;加快推进与南向通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改善运营环境,努力提升通道运行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运营构架,欢迎其他相关省区市共建共享南向通道;进一步加强跨区域经贸合作,打造特色商品贸易集散口岸和专业市场,推进产业协作配套和资源优势互补,为南向通道建设提供支撑。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巡视员郭旭杰:加强南向通道建设顶层设计

  南向通道不仅是交通通道,也是经济走廊的依托,对于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互联互通,有效联通“一带”和“一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创新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西部各省已经进行了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合作和探索,南向通道的开通条件越来越具备。建议沿线省份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把南向通道建设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共商共建共享。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厘清沿线政府企业的角色。注重通道建设与经济走廊的融合;通道建设借鉴中欧班列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要避免一哄而上、不计代价,避免走弯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可以通过南向通道建设进一步打基础、强筋骨,以开放引领西部发展。

  商务部亚洲司参赞刘军:深化对南向通道建设内涵任务的研究

  南向通道建设,是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相关省份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合作和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沿线各地要深化对南向通道建设的研究,明确建设内涵和任务。南向通道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班列的分布,更是融合的经济通道的建设。要统筹考虑投资、运价、市场等问题,破解制约因素,重点培育好铁海联运市场,加强环境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积极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主导作用。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刘昕:南向通道建设应加强市场培育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西南地区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出海通道已经打通,铁路网逐步联通,但也面临着布局重叠、投资压力大、市场效益低等问题。南向通道建设意义重大,交通建设只是解决局部问题,要站在更高层面谋划。南向通道建设,沿线省份要形成合力,不能各自为政。通道建设方面,不仅是在物理上打通,还要在市场培育方面下大力气,积极做大做强物流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积极培育和引进国际化物流企业,发挥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沿线对铁路建设速度的认识要更加理性,如果不计成本、一哄而上,市场形不成、成本压力大,也会变成“负担之路”。

  调研二组

  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积极为南向通道建设建言献策

  根据民革中央前期调研发现,西部省份对于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积极性很高。座谈交流中,大家也都认同南向通道建设对西部发展的重大意义。南向通道建设已经不再是哪个省哪个市一时一地的事,需要提升战略定位、强化顶层推动,由国家层面牵头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加强南向通道沿线省际、国际合作,尽快制定内外衔接、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随着南向通道建设的扎实推进,包括云南、贵州在内的西部地区和西部人民一定能更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红利。希望相关省份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继续发挥优势,立足大格局,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的联系与合作,把通道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民革中央也会积极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一如既往地关注西部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

  贵州省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王世杰:明确南向通道建设定位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南下出海通道,连接中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交通必经节点,与广西、云南两个“一带一路”重要边境省份毗邻,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联接点。

  建议国家层面明确贵州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对南向通道建设加以定位和说明,更为突出南向通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深化市场要素对接对流;强化组织领导服务南向通道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口岸、外贸、外资及外经等方面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口岸基础设施规划、审批、资金等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倾斜和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杨保建:统筹考虑西部省区市联动发展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云南服务国家大局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要求。云南省在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南向通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建设资金、政策沟通、开放授权、合力推进等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

  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需要统筹考虑西部省区市联动发展,与西部发展开放结合起来。同时,要研究南向通道建设的国家政策、经济结构,做到足够的对内对外分析研判。云南将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布局和目标,在推动“两廊”建设、全力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等国家重大使命中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加快“南向通道”建设,既需要云南自身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青海省委会原主委马志伟: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是一项重大战略性的互联互通项目,是以西部12省区市为节点,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过广西、云南等陆路及沿海口岸,通达东盟主要国家,进而辐射南亚、中东、澳洲、非洲等区域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的通道。

  建设南向通道应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方面,南向通道建设将推动形成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形成中部、东部和西部区域新的发展格局。国际方面,南向通道建设关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局,关系我国和相关国家一道建立印度洋新秩序的格局。建设南向通道,应该发挥好两个节点的作用:重庆以直辖市的位置发挥好物流枢纽的作用,广西以陆海出口的地位发挥好重要的节点作用。总体上,西部12省区市要抱团发展,推动制订西部发展开放的总体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成平:加强南向通道统筹规划

  调研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西部省区市对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热情,了解到他们为此所做的思考。南向通道建设非常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加强沟通协调和决策。同时,我建议实化关于南向通道从战略认识到具体实施之间的分析,摸清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工作成效。

  从交通方面来讲,要让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效益。交通运输部在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建设方面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推进相关工作。现在正值“十三五”规划的中期评估期,有很多工作包括一些项目可以再深入分析,进行项目储备。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科研办主任潘欣:南向通道建设不能打乱仗

  “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内涵要更广、视角要更高、范围要更大,不要局限于目前签署的《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它应该是对“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而具体的补充,对西部大开发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向通道建设要有顶层设计、战略统筹,需要对各省市有具体定位,不能打乱仗。尤其是对西北省区的定位,要将这些省市从南向通道的使用者变为建设者。我认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至少要有陆海、陆陆和空中三大通道,同时,它不仅是交通大通道,还应当是信息大通道和资金通道。另外,建议“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从交通视角向经济合作的视角推动,形成沿线经济带或者经济合作区,将南向通道建设成为贸易通道、生态通道、产业合作通道和健康通道。不断增强国际社会的认同感,更有利于对外的谈判和合作,有利于总体的推进。

  昆明南向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刘金鑫:南向通道建设应“点、线、面”结合

  我认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是连接北南丝绸之路、中国西部连接印度洋地区的陆海通道,更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关键性通道。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即有效缓解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有效连接,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实施印度洋战略的重要举措。

  建议南向通道建设考虑“点、线、面”结合。“点”是指以云南和广西为南向通道陆海出境点;“线”是指以高速铁路网和公路网串联中国西部12省区市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陆港的沿线;“面”是指面向印度洋地区,联动中蒙俄、中巴、孟中印缅以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责任编辑:梁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