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刘金鑫院长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的产业链分论坛上就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实践专题发表题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投资风险与发展机遇》的演讲。
中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组成内容,中缅经济走廊国际物流通道以中缅铁路通道、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为骨干。中国欢迎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运营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实现联通日本、上海-重庆-昆明-缅甸、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的市场,陆水联运具有污染小、运量大、就业多、投入少、辐射广等特点,可以缓解目前木姐-曼德勒公路运输严重拥堵的情况,应作为重点民生项目优先重点推进。陆水联运目前已经设施联通,需要升级改造,中国浙江、上海的物资出口缅甸、缅甸大米矿产等物资出口中国云南、四川,需要中国政府在配额上给予特殊政策,让缅甸农民依赖中国,不是谩骂中国。缅甸境内铁路,重点开展中国陇川-缅甸八莫、中国孟定清水河-缅甸腊戌的路段建设,在投融资模式上以缅甸大米贸易商和大型企业与国际企业组成股份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市场化运作比较有效率,形成利益共同体。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在缅甸方面同时推进木姐-瑞丽、甘拜地-猴桥、滚弄清水河-孟定临沧三个项目,中国应该相应而动,这样有助于减少风险。缅甸政府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存在民族和解、边境稳定、和平发展等诉求,中国应充分认识不同国情,要进一步发挥云南地方作用,推进与缅北地区联动发展。缅甸是中国通往印度洋地区的主要通道,在国际物流通道上是构建国际南北运输通道,连接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市场,连接东北亚和欧洲市场,铁路建设是最关键的项目,铁路沿线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区域性国际安保合作。中国企业参与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农业、旅游、物流、商贸、教育、医疗、减贫减灾等领域具有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