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昆明市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国际陆港的城市
2009年11月4日,由时任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中心秘书长刘金鑫起草,云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主任牛绍尧、王义明共同组织调研论证后,正式向省政府报送《关于启动中国昆明国际内陆港经济区项目规划的建议》专题报告,提出以滇中城市群、瑞丽、景洪、河口、水富、富宁为空间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作为云南省对外开放国家桥头堡的重要支撑。 2009年12月20日,《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通过验收评审,规划提出启动昆明国际陆港经济区建设涵盖王家营铁路港、晋宁腾俊陆港、桃花村铁路港、长水国际空港、嵩明飞地经济区等五大陆港基地,用20年左右时间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 2009 年12月在曼谷举行的亚洲交通运 输部长论坛第一届会议要求秘书处着手制订一项陆港政府间协定,正式确认陆港的发展。 2010年9月2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第168次常委办公会审议通过《昆明国际陆港(无人港)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11月16日,昆明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国际陆港(无水港)王家营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政办[2010]196号)文件,昆明国际陆港定位为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港,分二期建设,第一期2010-2013年重点将建设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片区打造为一期港区,第二期2014-2018年重点打造安宁桃花村、晋宁青山、嵩明等第二片区。 2010年11月1-3日,在曼谷举行的亚洲公路网和泛亚铁路网沿线发展陆港问题区域专家组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委员会第二届会议期间,秘书处提交《陆港问题政府间协定的拟议架构》获得会议通过,确定发展陆港作为区域互联互通关键性战略地点。中国交通部代表团在会议发言文件中介绍中国“十一五”铁路发展规划,建设昆明王家营等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情况,对陆港定义、标准、发展政策提出建议。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意见》(国发第[2011]11号)明确提出把昆明市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交通运输部对拟提交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中国境内国际陆港城市和陆港备选项目进行综合评估论证,昆明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由于配套仓储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无法进行、没有完成海关监管区建设、特别是没有解决昆明市政府与昆明铁路局之间利益分配问题导致项目实施主体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鉴于当时腾俊陆港项目已经获批建设三条铁路专用线和开展国际多式联运建设和海关保税中心申请工作,最终确定由腾俊国际陆港项目替换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场站项目。 2013年5月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9届年会表决通过《政府间陆港协定》,11月亚洲交通运输论坛期间14个成员国签署文件,其中昆明市纳入具有国际重要性陆港城市,腾俊国际陆港项目纳入联合国国际陆港项目清单。 从2009年至2013年以来,昆明市围绕国际陆港建设的争论终于落下帷幕,而云南省和昆明市并没有真正珍惜这张国际名片。云南省“十三五”规划中,昆明、景洪、瑞丽、河口三个国际陆港项目作为对外开放平台,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中,国际陆港没有被采纳进入。
上一主题: 刘金鑫出席昆明国际陆港论证咨询会
下一主题: 昆明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到研究院调研跨境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