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恢复中缅边境口岸运输通道发挥专业作用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为全面恢复中缅边境口岸运输通道发挥专业作用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8日    浏览次数:450    关键字: 研究院

中缅为恢复边境地区运输通道作努力

图片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 刘金鑫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缅甸传播以来,中缅边境多个口岸临时暂停通关业务,只保留芒满—金三角通道用于医疗防控物资出入,中缅边境贸易受到挑战,边境地区的人民和企业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都受到影响。

为恢复边境口岸通道,中缅边境地区商协会和企业开展合作,对缅甸掸邦、克钦邦进行援助,云南省政府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外联谊促进会、商会、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简称研究院)等组织开展防疫物资援助工作。

2021年8月,云南省卫生、商务、外事、海关等多个部门与企业开展恢复边境口岸技术方案讨论,研究院先后组织多场次专题协商会,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去年11月以来,研究院组织多场视频会议,与缅甸智库、商协会和企业开展对话交流,听取意见和了解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提出建议。在东盟国家恢复道路运输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联合国技术委员会非接触式、协同式无缝物流政策和技术方案,探索数字化技术应用,结合中缅边境口岸不同情况,配合政府部门提出有序恢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符合当地情况的方案,开展保证民众生活物资、防控疫情下恢复边境口岸等工作。同时借助中老铁路,为缅甸企业通过泰国、老挝转运方式寻求维持贸易物流新模式。

图片

2022年以来,中国国务院、云南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以疫情不输入、物流不中断为目标,探索通过数字化升级改造边境口岸基础设施来开放通道实施路径,研究院组织开展海关通关电子化方案、农产品防疫消杀模式、集装箱公路运输和皮带运输以及轨道交通等多个运输方式,来满足未来全面恢复边境口岸通道的物流技术方案和政策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与缅甸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缅甸友谊公司、缅甸木姐商会、缅甸八莫商会等机构和企业共同商讨,对中缅边境芒满—金三角通道、瑞丽木姐口岸、章凤雷基口岸、猴桥甘拜地口岸、清水河口岸进行重点测试,支持由当地政府+商协会+中缅企业的模式,为边境口岸智慧化升级改造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中缅两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企业正常运行,双方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商协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常态化、规模化、大宗商品贸易的物流服务模式,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缅中边贸通关


图片

缅甸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主席  艾艾博士

近日,我们协会(缅甸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和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在线上共同主办了“恢复缅中边境口岸通道物流技术方案及政策协商研讨会”。我们协会、缅甸木姐边贸商会、缅甸高速运输协会、缅甸集装箱拖车协会、缅甸友谊公司、缅甸南亚未来集团和中方有关方面代表相聚云端,立足各自行业实际,围绕疫情防控、边贸畅通、口岸开放、贸易及结算便利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直接导致了缅中边贸口岸的物流运输时间和成本增加等问题。结合目前物流运输情况,我就双方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发言,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发挥双边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统筹疫情防控与边贸通关,支持采用技术手段防控疫情。在目前人货分离、代驾运输模式基础上,根据不同货物品类,探讨甩挂式、皮带输送式、轨道运输式、集装箱等多种运输技术方式,依靠技术装备智能化升级,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实现大规模运输物流作业。

二是就“恢复缅中边境口岸通道物流技术方案”的议题,双方智库、协会、企业等机构加强沟通交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时提供建议。在有序恢复雷基—章凤口岸的边贸畅通中,我对中方相关企业提出的采取“政府平台公司+缅中商协会组织+民营企业”多方合作模式表示赞赏和欢迎。

总的来说,有序恢复缅中口岸物流畅通,对两国边境地区和相关企业都十分有利。作为缅甸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主席,我希望与中方企业、协会保持常态化沟通,与中国章凤口岸、猴桥口岸和清水河口岸的相关企业加强交流,并以共同参与的多方合作模式提升缅中智慧口岸服务能力。

原文来源:缅语《吉祥》杂志2022年第四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