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四五” | 推进金融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研究院动态 - 资讯中心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联系我们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
  • Email:dujuan@ssilr.cn
  • 邮编:650228
  • 电话:(+86)871-68302970
  • 联系人:

建言“十四五” | 推进金融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30日    浏览次数:491    关键字: 研究院 新闻

2020年,昆明国际金融学会开展《推进金融双向开放、金融有效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研究》课题。先后与云南能投集团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云南省金融学会、昆明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昆明澜湄经济和金融战略研究院、云南民间投融资行业协会等多家机构开展调研座谈,就高质量编制“十四五”金融业专项规划、资本市场为新基建投融资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形成的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城际高铁、无人机运输)、智能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智慧医疗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性的重大科技、科学教育、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与传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的投融资项目区别主要体现在新基建投资技术含量高、范围广泛、形势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化、场景应用和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资产数据化等特点,金融为新基建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运用数字经济思维、统筹布局新基建金融工作。金融业既要高质量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强化对新基建的金融支持,为全面做好新基建工作贡献力量。

 

根据中国央行关于统筹布局新基建金融工作部署,要积极建设设施先进、信息广聚、服务高效的金融数据中心,加快优化金融业灾备布局体系,稳妥推动传统技术架构向开放型、分布式方向转型升级;要围绕新基建资金需求优化信贷模式,通过债权股权、供应链金融、“融智+融资”等方式丰富资本市场工具,延伸服务新基建的业务链条,有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基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还要推动数字金融扎根实体经济,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课题组认为,“十四五”期间,云南金融业为新基建服务,加大支持运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为省外投资者提供来滇参与新基建投融资提供政策支持;聚焦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在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落地昆明、为周边国家小币种结算创新服务模式、为边境地区资金结算提供便利化措施、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会商机制等方面为实体经济服务。

昆明国际金融学会成立于2014年,是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团体组织,原名昆明市国际物流与金融学会,与南亚交易所联盟共同建立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民间机制。学会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金融开发合作、孟加拉国达卡证券交易所股权投资研究、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股权投资研究、昆明丝路交易所可行性研究、昆明市要素交易中心建设研究、“一带一路”中国-南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研究、设立中老经济走廊人民币投贷基金研究、设立中缅经济走廊人民币投贷基金研究等课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