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铁路沿线客运站点示意图 制图:金诚
2021年10月12日10时许,在曼木树隧道出口,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推送到位,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全线铺轨完成,实现国内与国外连通,铁路将于年底开通运营。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全线由中国段和老挝段组成,全长1000多公里,项目于2016年12月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从云南昆明至景洪仅需3个多小时,至老挝首都万象有望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国内玉溪至磨憨段正线全长508公里,共有隧道93座,桥梁136座,其中10公里以上特长隧道15座,桥隧比高达87.3%,最大坡度24‰。由于玉溪至景洪为双线,景洪至磨憨为单线,正线需铺轨863公里,站线铺轨129公里。 据了解,中老铁路国内段全线共有11座车站:峨山、罗里、元江、墨江、宁洱、普洱、野象谷、西双版纳、橄榄坝、勐腊以及磨憨。

中老铁路国内段的野象谷车站
图片来源:国家铁路局网站
中老铁路老挝段北起中老两国边境磨憨─磨丁口岸,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1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建设地点由北到南涉及老挝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首都万象市4省1市。
中老铁路途经的地方都是生态植被丰富的地方,为了保护生态,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存,与山川同美,成为了一条“绿色长廊”,全线绿化面积达到346万平方米。据了解,铁路建设过程中,结合沿线气候类型、植被状况、地域文化等特点,分别按“滇中胜景、林海茶韵、傣家风情、绿色森林”四部分,全力打造西南地区绿色长廊创新示范工程新标杆,将中老铁路中国段建成路景融合、一站一景的最美铁路。 联合国南南项目合作专家、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表示,中老铁路建成标志着,中老经济走廊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实现联通,意味着中老铁路运营联通将拉开全新篇章,连接中国西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交通物流通道的格局将正式启动,“一带一路”南向印度洋通道将全新展现。依托中老铁路,联合开通中老铁路集装箱国际货运班列,老挝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发展带的物流中心地位得以确立。
话你知:
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经中老磨憨—磨丁口岸至老挝首都万象。
中老铁路老挝段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中老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计划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

中老铁路建设者在全线接轨点合影 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在施工操作新型长轨牵引车
受访者供图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并运营、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 在10月12日全线铺轨的重要结点,使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长轨牵引车。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统筹参建各方不断优化方案和资源配置,采用机械化、自动化铺轨机组和施工信息化等手段,大幅提高了轨道精度和施工效益。 “原来靠人设置500米引导线需2小时,现在1小时可规划上千公里铺轨路径,我们创造了80天铺轨500公里的好成绩。”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项目部铺轨队长冯斌说,施工中应用了国内首创的北斗自动巡航走行定位系统引导的操作模式,实现了智能铺轨,提高了铺轨精度。建设者采用四台机车重联牵引,解决长大坡道运输困难;利用可视化信息技术远程调度施工组织,提高了铺轨效率和质量。 自2020年4月7日中老铁路国内段第一根钢轨铺设起,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充分发挥国产大型养路设备技术优势,切实用国产设备的“绣花功夫”打磨中老铁路,确保全线安全优质高效建成通车。
转载来源:2021-10-13 大公报 作者:谭旻煦